2010年12月1日 星期三

Site-Based Management: Boon or Boondoggle?

  學校在校本管理的學校運作良好,並列舉了以下幾個成功特點:
    分享權力貫穿於學校和決策群體。
  專業發展是持續的且是全校性的。
  所有的資訊廣泛深入分佈在學校和社區。主要是能夠同時引導和分享權力與責任。

問題
學校系統往往不能完全落實校本管理,需要充分考慮如何以最佳方式做出改變的做法,從更集中的權力來做分散的工作方式。研究人員得出以下結論或建議:
如果對於問題的自主性及其限度不清楚可能妨礙團隊的效率。
校長參與校本管理,往往無法下放給整個決策組,一般由教師,家長和其他社區的代表。
決策群體往往陷於權力和校務管理事宜。

結語
「學校本位管理」是強調由下而上的管理方式,將學校視為作決定的基本單位,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將預算、人事、課程與教學等與學校相關的事務授權學校自主作決定,學校則由學校行政人員、教師、家長、學生、社區人士共同參與作決定,落實分權、分享及自治精神,並擔負績效責任。但學校本位管理的問題大部分是教師不認為學校本位管理能帶給學校與教師更大的自主性。雖學校本位管理應由教師、行政人員、家長與學生協力合作,但可能發展過程缺乏共識,而且參與者專業知能不足,可能產生不同的意見及立場的爭執,而遭遇失敗,因此對參與人人的專業成長是必須的配合措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